《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太陽》教案及板書設計反思》這是一篇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問題引導他們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很快地把握了內容,明白了說明方法的作用,教學效果良好。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太陽》教案及板書設計
課題 太陽 課型 講讀課文 授課
時間 2課時
教學
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9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與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
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
教學
難點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9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結構特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出示課件1)
1.出示謎語: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準是下雨或刮風。
提問:“它是誰呀?”——太陽公公
大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太陽。可是你知道關于太陽的知識嗎?這節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太陽
【設計意圖: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課文,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欲望。】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習生字生詞:
(1)齊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2)教師指導正確書寫易錯字:殖 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交流收獲
1.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請概括每部分的段意。(出示課件4)
生總結,匯報
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特點
第二部分(4—8):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2.我們來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介紹了太陽哪些特點?(出示課件5)
生總結、匯報
板書:特點:遠 大 熱
3. 作者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傳說。你知道介紹傳說的作用嗎?(出示課件6)
生總結、匯報
師:介紹神話傳說,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閱讀興趣。
4.找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句,說說過渡句的作用(出示課件7)
生總結,匯報
生:“雖然……但是……”用這個關聯詞結束上文,引起下文“關系密切”的介紹。所以,這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板書:關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出示課件8)
生總結、匯報
第二部分是總分總的結構,文章先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緊接著就分段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雨雪的形成、風的形成、太陽的殺菌能力和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最后用“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來結束。前后呼應。
【設計意圖:設計初讀課文的版塊,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初步把握課文內容,為下面的環節做準備。】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版塊,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明確課文的結構。】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四、作業超市(出示課件9)
1.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2.熟讀課文,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上網查找說明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能夯實這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還能通過查找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并為下節課做準備。】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詞語。
1.鄉下的爺爺說,今年的地里打了很多liáng shi ( )。
2.我估計他們是用這種方法shā sǐ( )了xì jūn( ),保住了這些生物。
二、選詞填空。
預防 預期
1.我們可以用它來( )疾病。
2.大家( )的效果沒達到,心里感到非常失望。
繁殖 繁育
3.這種動物的( )能力很強。
4.這個地方是大熊貓( )中心。
三、填空。
太陽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參考答案:
一、1.糧食 2.殺死 細菌
二、1.預防 2.預期 3.繁殖 4.繁育
三、遠 大 熱
第二課時
教學
目標 1.復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出示課件12)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能鞏固和檢測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并為本節課的授課打好基礎。】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12)
1.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生交流、匯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這段話采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并匯報
出示句子
(我們看到太陽……所以我們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
生總結,匯報
出示句子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出示課件18)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并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 形成雨雪 形成風 殺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復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設計意圖:分段品讀,在抓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同時,把握重點句子,明確重點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這樣做能使同學們有針對性,能快速理解主要內容和說明方法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讀課文,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自學能力。】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 )分鐘 四、布置作業。
上網查找關于太陽的其他知識。
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天體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由課內走到課外,能擴大他們的視野。
板書
內容
遠 列數字 作比較
特點 大 列數字
太陽 熱 列數字
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
形成雨雪
關系密切 形成風
殺菌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shè( ) zhǐ( ) láo( ) tiān( )
攝氏 繁殖 治療 黑炭
niè( ) zhí( ) liáo( ) tàn( )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吸收---( )( ) 生存---( )( )
密切---( )( ) 溫暖---( )( )
三、想一想,填一填。
A. 列數字 B. 舉例子 C. 作比較 D. 打比方
1、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 )
2、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 )
3、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
參考答案:
一、shè zhí liáo tàn
二、吸取 釋放 生活 滅亡 緊密 疏遠 暖和 寒冷
三、1.C 2.A 3.B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太陽》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假設、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密切。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課后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讀拼音,寫詞語。
1.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六千shè shì dù( )。
2.他們在這里種shū cài( ),種liáng shi( ),收成都很好。
二、寫出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1.(太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兩千五百倍。( )
2.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
3.其中的水蒸氣凝成了無數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變成云。(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用加點的關聯詞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用加點的詞語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課文整體梳理。
這篇課文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說明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告訴我們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五、重點段落品析。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凝成了無數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變成云。云層里的小水滴越聚(jǜ jù)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氣就比較冷。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太陽光有殺菌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預防和治療(lē liáo)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1.劃去括號里錯誤的讀音。
2.用橫線畫出能體現太陽重要作用的一句話。
3.選文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來介紹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從而介紹太陽的重要性。
思維創新大拓展
六、太陽為地球、為人類散發著光和熱,無私地奉獻自己。看到這些,你受到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攝氏度 2.蔬菜 糧食
二、1.預計 2.親密 3.飄蕩
三、1.這么遠,箭射不到。
2.雖然我們的距離遠,但是我們的心離得很近。
3.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我們不會獲得這么多知識,也不會成為社會的棟梁。
四、列數字 舉例子 打比方 遠 大 熱
五、1. jǜ lē
2. 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3.雨雪的形成 風的形成 殺菌能力
六、示例:一想到太陽是那樣無私,那樣偉大,我就想到了和太陽一樣無私偉大的人。他們無私地奉獻自己,不求回報。他們讓我感動,我要向他們學習。
【反思】
1.在導入這篇課文時,我使用了謎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問題引導他們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很快地把握了內容,明白了說明方法的作用,教學效果良好。
2.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分段解決的方式,通過引導學生分段閱讀,分段把握的方式,讓他們理解主要內容,明確主要說明方法。同時,在教學中,我還通過拓展開拓學生的視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我把控得不夠好,致使一些同學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及時改變教學方法,爭取讓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太陽》教案及板書設計反思這篇教案共20859字,適合用于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教學學習。
相關文章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24課《月跡》教案及板書設計反思》:文章的重點在“尋月”中,作者用兒童視角介紹了中秋時分對鏡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等,表達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名師課堂《小島》教學設計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留意課文中的細節,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文本情感,以讀為主,在讀中理解感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